你的位置:联华证券-实盘配资炒股|实盘配资公司 > 联华证券 > 股票玩杠杆是什么意思 【案例借鉴】新加坡纬壹科技城建设运营管理经验借鉴
图片股票玩杠杆是什么意思股票玩杠杆是什么意思
图 1 新加坡维壹科技城区位情况2.园区设立背景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独立后在经历了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发展阶段后,经济到达鼎盛时期。但进入90年代后,新加坡在外部面临来自中国、印度等国家迅速成长的巨大压力,在内部面临创新能力不足、产业转型压力巨大等问题。2000年前后新加坡进入知识型经济发展阶段,为切实缓解内外部挑战,新加坡政府一方面重组国家科技局,更名为科技研究局,加大对科研、人才和产业的支持和整合力度;另一方面加大对国际知名科研机构的联系和引进,通过斥巨资完善基础设施,建立配合不同产业发展的聚集区与工业园,吸引国际顶尖高新技术产业公司和科创人才进驻新加坡。图片
图 2 新加坡主要工业园区分布情况在此背景下,新加坡政府综合考虑到维壹科技城区位特殊、交通便利、周边高等院校集聚科教资源丰富等优势,于2000年正式发布维壹科技城规划,并2001年开工兴建,总投资约150亿新元,计划初始开发周期20年,实际开发周期近40年,将其打造一个综合产业平台,推动新加坡向知识型经济转型。表 1 新加坡不同发展阶段典型园区及其特点发展阶段时间典型园区主要特点劳动密集型20世纪60年代裕廊工业镇荒地开垦,工业为主,厂房、基础设施、住宅和生活服务设施快速建成技术密集型20世纪70年代裕廊航空工业区设立国家培训中心(Government Training Centers),与日本、德国等联合设立科研机构等提升技术能力资本密集型20世纪80年代新加坡科学园开始出现产业组团概念,以及高附加值相关产业科技密集型20世纪90年代国际商务园,樟宜商务园面向现代制造业的综合园区,集商业、办公为一体,提供企业合作交流的机会,创造了一种与社会紧密联系的透明化社区精神人才、创新密集型2000年以来维壹科技城,洁净科技园,实里达航空产业园引入新的区划体系及未开发地块来应对更加复杂的经济活动,建设集办公、商业、研发、休憩等为一体的功能区3.园区发展产业情况新加坡政府根据产业关联性、未来市场需求和新加坡产业基础等因素,在最初的规划中遴选了生命科学、信息科技和数字创意多媒体作为维壹科技城的重点发展产业。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纬壹科技城主要商务办公区域的租用率均已经超过90%,产业集聚度很高,企业生态圈层已经很好的构建起来,同时实现了从此前的“重生命医药与信息通信、轻咨询传媒”向“生命医药、信息通信、资讯传媒”三足鼎立调整。4.园区主要设施或平台情况目前纬壹科技城拥有各类先进基础设施,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科技城汇集了多种设施,既有私人的研究实验室、公共部门的研究学院,也有医院和大专学府、共享基础设施等,为公私部门研究人员的合作提供了极大方便。5.园区主要发展成就纬壹科技城作为研究和创新的沃土,成功推动了当地科研创新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为当地经济带来了活力,作为新加坡在国家层面推动价值创新的缩影已然取得良好的效果。如今,纬壹科技城拥有 400 多家在关键领域领先的公司,这些领域包括生物医学科学、信息通信技术、媒体、初创企业、科学和工程,如英国最大制药公司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宝洁公司(Procter & Gamble)、卢卡斯电影公司(Lucasfilm)等。此外,纬壹科技城吸引了 4.6 万多名知识工作者、研究人员、企业家和学生、16个公共研究机构以及 5 所企业大学或学院。随着产业园区的逐步发展与完善,纬壹科技城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新兴产业格局,通过引入相关企业、研究机构、行业协会,提供公共与公用服务设施,增加协同效应,降低营运成本、扩大规模经济,形成了生物医药、信息通讯与资讯传媒产业集群。同时,在初创企业方面,起步谷完成两期项目开发后,吸引了近 50 家孵化器,目前拥有近 800 家初创企业、120 家独立创业企业和 50 家启动商,为纬壹科技城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廊裕集团与其主导开发建设的纬壹科技城在国际上收获无数赞誉与嘉奖。2005 年,纬壹科技城因其强大的吸引国际人才的能力以及在创新活动上发挥的作用,国际城市和区域规划师协会(ISoCaRP)授予裕廊集团“卓越奖”以及表彰其在推动纬壹科技城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2013 年纬壹科技城项目本身荣获东盟杰出工程成就奖和 IES 国际工程成就奖。在科技城实体空间的建设上,启汇城与启奥城因其充满活力的集群,且具有突出的绿色可持续特征,分别于 2012 年、2013 年获得 BCA 绿色标志金奖(Green Mark Gold Plus Award)。这些嘉奖也充分证明纬壹科技城在科技园区创新建设中所起到的典范作用。此外,为了创造一个充满活力和有益的工作环境,裕廊集团不仅仅关注园区物理基础设施,在不断强化公共空间的建设的同时,还与企业伙伴、政府部门联合定期发起社交活动,共同加强了社区氛围的营造。这些活动包括每月举办的“奇妙星期五”(Fantastic Fridays)、“纬壹节日”(one-north Festival)、“纬壹奔跑”(one-north Run)、“无车星期日”(Car-Free Sunday SG)等。其中,一年一度的“纬壹奔跑”由裕廊集团和英国科学技术与研究局(a*STAR)联合举办,该活动有食物的美味,嘉年华的欢乐,成功吸引了 2000 多名跑步爱好者。第二届“纬壹节日”由裕廊集团和英国科学技术与研究局(a*STAR)联合举办内容包括专家讲座、实验室参观及开放日、五个互动工作坊及 47 个展台,涵盖未来生活、未来工作及未来健康三大主题。在这些节日活动中,充分将社区、公众以及年轻的一代人凝聚在一起,使纬壹科技城成为一个真正的工作、生活、学习和娱乐的地方。图片
图 3 纬壹科技城举办的各种活动(二)发展历程新加坡自 1965 年独立建国以来,经济发展迅速。但是曾经成就“四小龙”辉煌的投资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在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新加坡政府也迫切意识到作为一个小型城市型国家,只有转型为知识密集型经济才最有可能抵御未来的经济危机。2000 年,新加坡政府提出了“工作—生活—休闲—学习”一体化(Work- Live -Play-Learn)的创新街区概念,依托高速公路和轨道交通的城郊区域发展医药、信息、媒体等前沿产业,积极聚拢创新要素,加速向知识密集型经济转型。1.筹备设计期(1998—2001年)1998年9月15日,新加坡政府在TechVenture 98大会上宣布了以波那维斯达科学园为核心的科学枢纽计划,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典型代表。发展创业型高科技商业环境,从而推动国家向知识型经济转型。2000年9月1日,新加坡内阁政府任命裕廊集团(JTC)为纬壹科技城的总体开发商。2001年6月,裕廊集团分别任命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Zaha Hadid Ltd)与美国运输顾问亚洲公司(MVA Asia)作为科技中心的总体规划与运输的顾问,完成科技中心蓝图的规划设计、开发建设等工作。同年联合多个部门与法定委员会的高级公务员共同成立督导委员会以及资源顾问小组,共同促进科技中心发展的跨部门合作。2001 年年底,在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完成科技中心概念规划设计后,科技中心正式更名为纬壹科技城,新加坡副总理兼国防部长陈庆炎博士参加并主持了科技城总蓝图推介仪式,纬壹科技城的开发建设工作正式启动,园区的建设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建设阶段。2.加速发展期(2002—2014年)2002年,生物医学中心启奥城(Biopolis)正式开始建设,它是由七幢八至十三层楼高的建筑物组成,其中五幢为国家生物医学研究机构。2003 年,启汇城(Fusionopolis)也开始动工建设,用于发展资讯及通讯科技及媒体产业。此后纬壹科技城开发建设逐步形成了以启奥城为核心的生命科技区(Life Xchange)、以启汇城为中心的信息通讯区(Central Xchange)、商务核心区(Vista Xchange)、生态居住区(Wessex Estate)等组团建设格局。在纬壹科技城的分区建设过程中,政府不断地引入生活、居住、商务、教育、娱乐项目,以培育、创建一个智慧驱动的有创造性的物理环境,希望大量的人才、企业家、科学家和研究人员聚集在一起,开展思想上的交流与互动。科技城通过制订相关入园标准有选择性引进国际化企业、大型研究机构等以确保各产业园区内行业的高度竞争与活力,使得园区内核心产业逐步产生创新的集聚效应。为了最大限度地创造一个具有活力的园区氛围促进知识的流动与面对面交流,纬壹科技城考虑园区内生活、工作、学习、娱乐等需求,一方面配套满足基本的生活与生产的服务设施,如星悦会购物中心、威塞克斯 LOFT 公寓与联排住宅、零售休闲设施(Integrated Hub)、南洋理工大学毕业生俱乐部、商务酒店与服务式公寓、实验剧场等;另一方面不断融合艺术、商业、科技将城市生活与行业相关联,提供住宅-家庭办公室、艺术画廊、餐厅、酒吧和咖啡馆等创造出一个充满活力的文化氛围,同时为信息通信、媒体等创意型企业提供孵化服务,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流动与交流。3.成熟完善期(2015年至今)2015年以后纬壹科技城的开发建设步入功能完善期。该时期内,纬壹科技城内的大部分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完工,科技城的主要发展任务集中于产业升级和调整、配套设施完善等方面。在产业结构方面,生命医药、信息通信、资讯传媒三大产业的核心地位将进一步加固,同时产业结构向生命医药、信息通信、资讯传媒融合发展调整;在配套设施完善方面,开放式商业街、主题度假村、新修建的音乐剧院、大型购物中心、高档酒店、书店、诊所等不断建设完成投入使用,由绿地景观、绿色步道、开放广场、开放草坪区、儿童游乐广场构成,同时具有WIFI无线宽带网络全覆盖、流水幕墙景观、无花果森林、蝴蝶花园、农作物绿地等特色的16公顷的多功能开放空间成为园区人员交流与休憩的重要场所,对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创新灵感起到了重要作用。(三)功能布局情况在空间布局上,纬壹科技城分为生命科学中心、信息传媒中心、生活配套中心及未来发展中心四大功能组团,在规划过程中重视并推行“种子培育”理念——规划一个共享的空间,让公共研发机构、大型公司研究部门、信息传媒公司、咨询服务机构和私人小企业在其中从事研究和服务,各自不断成长,同时相互合作、共享各类公共设施,打造高度集聚的生命科学、信息科技、环境科学与工程和数字创意多媒体产业集群。图片
图 4 维壹科技城功能分区情况图1.核心功能区VISTA该功能区位于纬壹科技城北部,占地面积17公顷,占科技城总面积的8.5%。该区域的功能定位为社交场所、交通枢纽、研究者/商业领导者/学者/学生工作、生活之地。该区域依靠波那维斯地铁站集成商务办公、时尚生活、文化购物等园区城市功能,物业由写字楼、娱乐餐饮中心、零售区、会所、度假村、酒店、商务中心、市民中心等构成,具体项目包括由老建筑翻新构成的开放式商业街和主题度假村、新修建的音乐剧院和购物中心,如Rochester Park 11、Rochester Park 20、Integrated Hub(市政、文化和零售综合体)的等,该功能区逐渐成为了纬壹科技城商务办公与生活休闲的核心区。图片
图 5 VISTA表 2 维壹科技城核心功能区主要项目情况项目名称主要内容大都会双塔形的商务楼,提供11000平方米的办公空间。有众多跨国公司及本地企业入驻,如宝洁、壳牌等。星悦汇文化及购物综合体。零售场地有62000平方米,5000座的大剧院可以用作音乐剧、舞台剧演出,也可成为公司活动的场地。罗切斯特公园为中西主题餐厅、酒吧、SPA、企业家俱乐部以及医疗服务机构提供精品场所,同时提供不同类型公寓。罗切斯特综合体为科技城提供商务办公、酒店公寓、商业零售等服务。教育总部主要驻扎了新加坡教育部和巴斯夫亚太地区学习中心。巴斯夫公司在此地拥有900平方米的场地,为其亚太地区的雇员提供领导力及商务课程。GSK亚洲葛兰素史克制药、疫苗及保健品的亚洲总部。2.启奥生物医药园BIOPOLIS启奥园位于纬壹科技城东北部,占地20公顷,占纬壹科技城规划总面积的10%,总建筑面积18.5万平米。功能定位为生命医药产业实验室型研发企业、商务办公及孵化器。启奥园由10余栋商务办公楼组成,集中了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院、重点实验室、知名企业和相关领域的风险投资机构,致力于成为亚洲世界级的生物医药科学研发中心、专业的生物医药国际会展会议中心、生命科学与生物产业的管理中心、生命科学与生物产业的风险投资中心。科学家、科技创业者和研究人员汇聚在此,通过深入的研究和研究生培训计划,建立伙伴关系,共同发展,各组织机构的研究人员能够充分利用各种最先进的科学设施与服务,为生物医药科研人员和生物医药公司提供了一个资源共享、密切合作的科技平台,加快了从科研成果到临床试验以及进一步商业化的进程,形成了从上游研究到下游开发的发展链,加大了研究成果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此外,研究园还提供了各种可供企业使用的会议设施及基本的商业配套设施。该园区分为5个开发阶段,第一阶段由JTC在2003年进行开发,其他阶段由宝洁和腾飞公司等私人企业进行开发。图片
图 6 BIOPOLIS启奥园地理位置优越,同时也靠近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和医院,非常有利于进行转化和临床研究,目前启奥园已集中了7个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院、重点实验室等,有2300多名研究人员。入驻研究机构包括哈佛大学教授Daniel Tenen领导下的癌症科学研究院(CSI)、葛兰素史克认知与神经变性疾病研究中心、宝洁创新中心、诺华热带疾病研究院、癌症科学研究院等;入驻管理部门包括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生物医学研究理事会、科学技术研究理事会、生物伦理顾问委员会、经济发展局生物医学科学组、卫生科学局等;入驻企业包括宝洁(P&G)、阿斯利康(AstraZeneca)、拜耳先灵医药(Bayer Schering Pharma)、Illumina公司、Invitrogen公司、Vanda公司等,入驻风险投资公司包括Bio*One资本有限责任公司,生物风险投资中心有限责任公司等;科研设施有:Neuros & Immunos提供3.7万平方米的生物医药研发实验室供各类研究机构和企业使用;Synapse & Amnios有4.2万平方米,提供用于诊断技术和医疗技术的多租户设备;Nucleos有4.6万平方米的空间,为生物医药初创公司提供最基础的试验设备。表 3 启奥生物医药园物业租金及服务费收费情况[1]类型租金(美元/m2·月)服务费(美元/m2·月)办公室地面41.6013.40实验室40.918.09实验室地下室26.978.093.启汇信息技术园FUSIONOPOLIS启汇园位于纬壹科技城的西部,占地面积30公顷,占纬壹科技城规划总面积的15%,总建筑面积12.04万平米。该区域由十多栋商务办公楼组成,配套产业相关的公共设施、服务设施以及科技设施,致力打造成为信息通讯研发中心、传媒研究中心以及物理工程研究中心,同时其也是首个集工作、生活、消闲、学习为一体的综合性项目。这里配备了最先进基础设施和设备,包括干湿实验室、洁净室等在内的试验平台,还拥有新加坡规模最大的研发洁净室,以尽可能提供理想的环境,成为促进私人企业和公共部门协同合作、科学研究交流平台。图片
图片
图 7 维壹科技城启汇信息技术园综合体功能情况表 4 启汇信息技术园物业租金及服务费收费情况[1]类型租金(美元/m2·月)服务费(美元/m2·月)Fusionopolis One商业40.2017.80Fusionopolis Two (Innovis)商业43.7814.22办公室49.7814.22表 5 启汇信息技术园部分共享设施租赁收费情况设施容量收费情况Genexis剧场最多440个座位450美元/小时;4小时1600美元;8小时2400美元Genexis大堂300-400个座位60美元/小时;4小时200美元;8小时350美元研讨室50个座位70美元/小时联合会议室(2间)30个座位的会议室,4个座位的讨论室75美元/小时联合会议室(4间)2间10座会议室;2间8座会议室;每个房间每小时35美元启汇信息技术园分阶段逐步进行基础建设、引进各种设施、及企业和科研机构等,作为新技术试验平台启汇园第1期、第2A期和第2B期阶段拥有总计约27万平米的商业和研发设施。目前启汇园已聚集了科技和工程领域的7个研究院中的6个,吸引了14个当地和跨国公司的重点实验室落户,进一步促进了跨学科研究及公立与私立公司的多样化合作。表 6 维壹科技城启汇信息技术园主要项目和入驻机构情况项目名称主要功能纬壹公寓面积共计4万平米的公寓和屋顶体育场为一体的居住场所,为功能区以及园区提供公寓式住宅及生活服务。启汇城机构协会物理工程研究委员会,信息通讯研究机构、高性能计算研究机构、新加坡制造技术机构、数据存储机构、微电子机构、材料研究和工程学机构。试验平台新加坡规模最大的研发洁净室综合体,包括干湿实验室、振动检测实验室及实验设施和办公室。科技设施无尘空间、A‐Star计算机资源中心、COVE集群虚拟操作、纳米分析中心、无回音室、研发空间等有偿科技服务设施。配套设施洽谈室、会议室、研讨室、视听工作室等工作设施,服务公寓、健身房、游泳池、餐饮零售、剧院等服务设施。4.多媒体工业园MEDIAPOLIS多媒体工业园于2011年开始动工建设,占地约19公顷,占科技城总面积的9.5%,总建筑面积约41.2万平米,旨在加强本地媒体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个自成一体、充满活力的数字媒体集群,成为新加坡新一轮媒体科技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和平台。目前多媒体工业园拥有可运用绿屏技术的高科技摄影棚,包括数码生产和广播设施、互动数码媒体和研发活动,以及其他设施和服务在内的媒体生态系统,其先进的基础设施和技术平台,可为媒体公司提供技术支持,方便它们在此生产、管理和发行数码媒体内容及服务。图片
图 8 MEDIAPOLIS多媒体工业园目前已建成项目主要包括自媒体园区、爱丽斯媒体城、Infinite Studios传媒公司以及淡马锡俱乐部等,备受赞誉的本地公司Infinite Frameworks (IFW)率先在媒体工业园投资、建造新加坡第一个制片厂摄影棚大楼。同时,该区域也逐步培育形成了集数字制作和广播设施、交互式数字媒体和研发公司、计算机生成的图像和视觉效果工作室、后期制作公司、游戏动漫公司、数字媒体学校、孵化器,知识产权创建和数字版权管理机构等于一体的多媒体生态系统。5.尼泊尔山NEPAL HILL尼泊尔山位于信息通讯区西面,是园区内部的企业高层进行领导力培训的中心以及社交场所,总建筑面积约1.57万平米,同时也是联系国际学生的国际教育与培训中心。该区域集聚了包括南洋理工大学分校、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新加坡分校、联合利华大学新加坡校区、埃塞克高等商学院新加坡分校等在内的教育培训机构,未来有望成为一个全球的企业培训中心与教育中心。同时,新加坡Four Acres全球领导力发展中心和ESSEC商学院新加坡校区两个领导力培训机构为园区企业领导人提供世界级的培训和课程,对于助力园区企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图片
图 9 NEPAL HILL(1)新加坡Four Acres全球领导力发展中心联合利华于2011年投资了 3200 万美元兴建一个新的全球领导力发展中心——新加坡 Four Acres。该中心是联合利华的第二个世界级培训基地。新加坡 Four Acres与商业院校和企业合伙人联手策划和实施管理人才发展及组织领导计划,提供全球级的培训课程,举办高端论坛(如CEO论坛),为企业培养一大批领导人才。(2)ESSEC商学院新加坡校区法国著名学府埃塞克高等商学院在新加坡设立了第一所亚洲分校——ESSEC商学院新加坡校区。随后为了满足新加坡校区不断增长的需求,商学院在尼泊尔山投资建设了新校区,面积为5340平方米,于2015九月新学年投入使用。校区设立工商管理、金融学等专业,可为学生和高级管理人员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培训。同时该校区签署了理解新加坡创业行动社群备忘录,促进ESSEC商学院的学生构思自己的商业计划,进一步活跃新加坡和亚太地区创业环境。6.起步谷LAUNCHPAD起步谷位于启汇信息技术园西南部,于2015年开始建立,占地6.5公顷,总建筑面积约5.57万平米,是专门为孵化信息通信、媒体等创意企业成立的园区。该园区是新加坡政府专门为创业公司提供的办公环境,是新加坡开始注重内生孵化、扶持创新创业的重要标杆性孵化器项目,该孵化器甚至得到了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起步谷采用了集装箱和车库工作室的概念,提供不同大小的孵化空间,为创业人才提供了有趣又自由的工作场所。起步谷也为所有初创企业提供集中的公共企业服务,如秘书处、邮件、服务器机房和接待服务。图片
图 10 LAUNCHPAD最早的“大牌71”(Block 71)项目楼高七层,于2011年由原本废置的厂房改建而成,截至2018年租用率超过95%,租户主要是资讯通信与媒体公司。英国杂志《经济学人》把这座厂房称为“全球密度最高的创业生态”。受“大牌71”的热烈反应鼓舞,新加坡政府又在附近另起两座建筑——三层楼高的“大牌73”与五层楼高的“大牌79”,2018年整个租用率都在90%以上。目前该园区已聚集了一批创业企业、孵化器和投资机构,在这里工作的科技人员已超过4000人,起步公司800家、孵化公司50家,种类也越来越更多样化,包括工程、生物医药、金融科技和城市方案设计等。表 7 起步谷租金及服务费收费情况[1]类型租金(美元/m2·月)服务费(美元/m2·月)67 Ayer Rajah Crescent周一至周日16.603.4071 Ayer Rajah Crescent周一至周日16.433.5773 Ayer Rajah Crescent周一至周三17.869.1475 Ayer Rajah Crescent77 Ayer Rajah Crescent81 Ayer Rajah Crescent周一至周三18.308.7079 Ayer Rajah Crescent周一至周二17.757.25周三至周五15.274.73商业51.157.257.生活配套区WESSEX分布于纬壹科技城东南部的狭长地带,占地约28公顷,占科技城总面积的14%,总建筑面积约2.8万平米,是目前纬壹科技城占地面积最大的功能区,优先为纬壹科技城从事生命科学、信息技术等专业领域工作人员提供住宿。作为纬壹科技城认定的文化遗产之一,该区由裕廊集团负责更新改造的殖民时代遗留的26个无电梯公寓街区和58个半独立式住宅组成,并配以绿化空间,是低密度生态居住区。图片
图片
图片
图 11 纬壹科技城内的居住设施该区的建筑主要由公寓(主力户型为116平米两居室)、联排别墅(平均面积150平米,三居室,附送花园)与LOFT(平均面积116平方米,开放式工作室设计)构成,为科技城各行各业的工作者人提供集创意产业、生活、工作一体化的居住场所,吸引了包括讲师、戏剧和戏剧演员和作家、设计师、建筑师和艺术家、工程师、医生和学生在内的各类群体。此外,区内还建有一所提供英式教育的中学。表 8 生活配套住宅租金情况[1]类型面积(m2)租金(美元/月)公寓(1间房)住所25-581,050起公寓式住宅1152400起工作阁楼在家办公1152,850起半D型住宅住所1504,300起8.未来规划区AYER RAJAH纬壹科技城为未来预留了部分待开发土地,该区域目前已建成了部分设施,入驻企业主要有希捷新加坡设计中心、STT 媒体中心、ABB、THALES、Pepperl+Fuchs、Lock+Store、Tempco及LanTroVision等。此外,维壹科技城内建设有占地约16公顷的纬壹公园(占科技城总面积的8%),其作为科技城中部的公共休闲空间,串联起商务核心区、启奥城、信息通讯区、生活居住区、淡马锡传媒区以及未来的预留发展用地。它不仅有效的平衡了科技城高密度的空间对公共开场空间的需求,还为科技城务功能区提供了交流、交往的娱乐休闲空间,增进了社会和文化融合的可能性。在公园的建设方面,它保留了原有起伏的地形,设计了各种特色景观,建有开放广场、草坪、儿童游乐场,并实现无线宽带网络全覆盖。目前纬壹公园仍处于建设、完善的过程中。图片
图 12 纬壹科技城规划概念图(四)园区开发建设模式2001年12月,纬壹科技城揭开规划总蓝图,开发建设工作正式开始。在实际开发阶段,新加坡政府在综合考虑①若由私人开发商从事科技城开发,容易导致因过于追求短期财务回报而影响政府在此培育初创企业和新兴产业的战略目标;②由于科技城范围过大,由单个私人开发商从事开发不切实际;③若只引入私人开发商最终可能会导致科技城的开发成为房地产游戏等因素的情况下,指定新加坡贸工部下属的裕廊集团(JTC)作为纬壹科技城的总体开发商和运营管理商。新加坡政府拨款150亿新元作为科技城的建设启动金,全程参与纬壹科学城开发建设,并通过内阁任命新加坡贸工部下设的裕廊集团(JTC)为园区开发商,园区开发土地属新加坡政府所有,由裕廊集团从新加坡土地管理局购买或长租。裕廊集团坚持综合创新社区理念,按照分期分区开发策略,并广泛联合私营机构对科技城进行开发建设,致力于打造集“职-住-娱-学”于一体新型科技园。图片
图 13 新加坡纬壹科技城开发模式1.开发理念纬壹科技城的开发提出了“集工作、学习、生活、休闲于一体”的“活力社群”规划理念,目的是打造集办公、居住、休闲娱乐、教育设施于一体的硬件环境,以满足工作、生活、娱乐、学习全方位需求,汇集、发展和培养属于自己的世界级科学家与企业,吸引顶级国际人才,并为科学人才和企业的繁荣创造一个社群空间。在活力社群理念指导下,科技城结合水平和垂直“双维整合”:在横向上集成混合工作、生活、娱乐、学习等功能,使得整个纬壹科技城内既有研发区,又有公共服务、教育、公寓、商业等其他配套设施,将整个园区打造成为一个综合社区;在垂直方向上更提出“一栋建筑就是一个创新社区”的理念,坚持空间“立体开发”和多功能垂直整合,科技城很多建筑内既有研究机构、科技企业,又有居住公寓、零售与休闲配套商业单位,还有科技孵化器和政府服务部门,如启汇城在大楼负层甚至开设了地铁站、部分堆叠式厂房边设置有盘旋而上的货车坡道,使货车能够直接到达各个楼层、不同建筑直接均通过空中交通廊道等形式进行连通、办公楼底层设有西餐厅和咖啡馆,专业技术人员和商务人士在这里能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或者萌发创新思路等。这些均充分体现了综合创新社区的建设理念,不仅极大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提高了经费投入的密度和单位土地经济效益,同时也为入驻园区的工作人员营造和搭建了一个舒适便捷的工作、生活、休闲环境,对吸引和集聚高端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图片
图 14 纬壹科技城功能精细化混合规划设计示意图2.分期分区开发在2002年到2014年的第一个开发阶段,园区开发集中于基础设施分区建设与机构导入。生物医药中心启奥城在2002年开工建设,信息通讯中心启汇城于2003年动工建设,此后逐步形成了以启奥城为主体的生物医药区、以启汇城为中心的信息通讯区,商务核心区和生态居住区随后也破土动工。在硬件设施逐渐完善的同时,政府也注重软环境的培育,一是通过制订入园标准有选择性引进国际化企业、大型研究机构以确保各产业园区内的高度竞争与活力;二是不断地引入居住、商务、教育、娱乐等配套项目丰富园区生活。图片
图 15 新加坡纬壹科技城开发建设历程2015年后科技城进入了第二个开发阶段,园区拓展了新的产业集群并注重创新生态的构建。首先,科技城从2015年开始大力推进多媒体工业区的建设,推动传媒产业集群从起步走向成熟。其次,预留用地的开发提上日程,为提供更好的孵化服务,科技城在预留发展区建设了起步谷并设立了众多孵化器。此外,科技城的公共空间进一步建设完善,如建设打造中央绿地纬壹公园。2.政企协作和联合开发维壹科技城开发过程中,新加坡政府制定园区开发目标、遴选并任命裕廊集团负责科技城的规划、开发、市场推广与管理,推动园区整体规划、项目启动建设及各产业组团一期建设。同时在园区开发过程中,注重引入私人开发商参与各产业组团分期和配套设施的开发和建设,包括凯德集团、腾飞集团、新加坡联合工程公司、华业集团等合作方。在私人机构参与纬壹科技城建设的过程中,裕廊集团会首先划分地块的规划使用目标,根据用地和产值规模,科学制定不同类型用地、不同功能组团的容积率,并将其纳入规划体系,在建设中严格予以落实,最后就不同目标的地块面向社会进行招标。中标机构作为合作方参与纬壹科技城建设,并通过承租土地的方式进行科技城开发,承租期一般为60-99年。同时,中标机构需要支付所开发土地的价格溢价、货劳税以及印花税。图片
图 16 政企协作推动园区开发运营纬壹科技城在开发过程中一直保持 80:20 的平衡,即80%的项目由私营开发商负责,20%的项目由裕廊集团负责。裕廊集团负责的20%主要是土地平整和项目首期建设,同时注重积极与私营部门以及研究机构合作,了解园区内企业客户需求,及时调整相关政策服务与行业标准,优化园区内部的基础设施,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工业社区。例如在启汇信息技术园内,裕廊集团将启奥城信息通信技术(ICT)合同授予由惠普(Hewlett Packard)、思科系统(Cisco Systems)、计算机协会(Computer Associates)、微软(Microsoft)和新加坡电信(SingTel)组成的,由美国计算机协会牵头的财团,该财团将为启奥城租户提供一种“随时可用的通信技术”的最前沿技术解决方案。这种地产发展商与资讯及通讯科技服务供应商之间独特的伙伴关系,为客户提供全面服务的办公空间,并方便他们使用最新科技。私营开发商负责的80%由裕廊集团面向社会进行“规划理念及价格竞标”,裕廊集团与中标的二级开发商通过承租土地的方式推动维壹科技城的开发建设。这种方式的核心在于概念规划的审查,即开发商根据扎哈关于纬壹科技城总体规划中的规划设计导则进行地块的初步方案与最终方案的设计,然后由设计评审小组进行设计审查,审查通过后提交市建局等,规划设计批准后,再开始建筑施工。审查内容除对整体容积率的要求外,还要求为创业与研究预留相应的低成本空间和共享设施空间、在建筑对外连接上要实现与周边项目及公园和交通枢纽的连接,审查中还规定私营开发商每年要在该社区举办至少两项与科技城内的行业相关的社交活动,且人数不少于 200 人等。3.采取统一招商策略纬壹科技城在推进招商运营时采取由新加坡经济发展局统一招商的策略。招商工作主要分为招商和安商两大内容。在招商方面,主要由新加坡经济发展局统筹,其一直是新加坡工业园和科学园的国际推介商,在纽约、洛杉矶、伦敦、巴黎、米兰、东京、香港、台北等十多个国际城市都设有销售中心,在其新加坡总部设有一站式服务中心。经济发展局的重点招商对象有三类:一是大型公司的财务、市场等部门,二是技术创新型公司的核心产品的技术研发部门,三是公司从事生产工艺最复杂或生产技术最先进工作的生产部门。通过这三类公司的引进,裕廊工业园区不再仅仅是一个低成本的生产中心,而是公司进行战略运作的长期基地。在安商方面,主要由裕廊集团的内部服务机构承接,主管项目的具体落地。第一,在园区土地的使用方式上,充分考虑到园区升级的潜在需求,园区中的土地(设施)并不用来出售仅用于租赁。租赁期不能太短,否则投资者会缺乏保障,同时也不会太长以致影响园区将来的升级。最后,在土地出租价格方面,会积极谋求对投资方和政府双方而言均可接受的平衡点。(五)园区开发管理机制按照新加坡政府的要求,JTC在2001年成立了内部机构“纬壹科技城开发部(One-north Development Group)”专门负责纬壹科技城的开发建设工作,该部门直接从JTC内部抽调专业人员,并采用了不同于JTC的办公制度和流程,如纬壹科技城开发部可以直接向JTC首席执行官和指导委员会汇报工作,无需遵循传统的汇报机制。同时,新加坡政府意识到纬壹科技城的建设不仅需要协调多方资源,也会在传统政策制度上有所突破,因此成立了由不同机构与部委最高管理人员组成的指导委员会,来一起讨论相关事宜。此外,不同政府部门也为科技城建设抽调相关人士组成了各类工作小组,如资源咨询小组、纬壹审查委员会以及软件改造委员会等共同负责纬壹科技城的规划、开发、市场推广与管理,这些工作小组由JTC统一协调。1.E-21部长级委员会E-21部长级委员会(E-21 Ministerial Committee)由新加坡政府最高层人员组成,其努力致力于确保维壹科技城的发展符合新加坡的宏观目标和更广泛的国家战略。会议由当时的副总理托尼·谭(Tony Tan)担任主席,成员包括贸易和工业部(MTI)、国家发展部(MND)和陆路运输管理局(LTA)的负责人。2.纬壹科技城指导委员会纬壹科技城指导委员会(One-north Steering Committee)由参与纬壹科技城发展的政府机构和各部委的主要人员组成,其致力于解决与政策相关的问题和机构之间的冲突。委员会由一个部长领导,其成员包括经济发展委员会(EDB)和新加坡前斯普林格(SPRING)主席,以及城市重建局(URA)和LTA的首席执行官。随后,环境部长林斯威·赛义德(Lim Swee Say)被任命为主席,当时的贸易与工业和教育部长塔曼·尚穆加拉特南(Tharman Shanmugaratnam)担任副主席。3.纬壹科技城审查委员会纬壹科技城审查委员会(One-north Review Committee)由当时的JTC首席执行官主持,致力于解决由于跨多个机构而导致的技术类问题。同时它为纬壹科技城开发部提供了一条直接通向JTC首席执行官和董事长的沟通渠道,有效消除了沟通中的官僚主义。4.纬壹科技城软件改造委员会纬壹科技城软件改造委员会(One-north Software Remaking Committee)主要任务是促进不同机构之间互相合作来对新想法或新方法进行测试,确保纬壹科技城可以作为一个测试新方法的沙盒,并看看是否可以将新方法复制到新加坡其他地区推行。该委员会由多边贸易委员会(MTI)常务秘书担任主席。5.纬壹科技城资源咨询小组纬壹科技城资源咨询小组(One-north Resource Advisory Panel)其实是一个国际咨询委员会,成立于2001年5月,至今尚未正式解散。其成员包括来自私营部门的顶尖城市规划师和建筑师,他们为JTC提供国际视野,并借其丰富的经验来建议纬壹科技城的战略方向,也帮助解决运营问题。它提出了各种想法,尽管执行这些想法的决定仍由JTC决定。该小组由新闻和艺术部常务秘书担任主席,成员包括刘泰克(Liu Thai Ker)、罗莎贝斯·坎特(Rosabeth Kanter)、阿方索·维加拉(Alfonso Vegara)、陈金(W. Chan Kim)和勒尼·莫博格内(Renee Mauborgne)等著名专家。6.总体规划选择委员会总体规划选择委员会(Master Plan Selection Committee)的任务是为纬壹科技城选择总体规划,它由教育局前副局长主持,成员包括市建局首席规划师和首席执行官、新加坡规划师学会(SIP)院长、新加坡建筑师学会院长(SIA)和日本著名建筑师黑川纪章。二、经验启示(一)坚持以人为本,多方联合打造集“职-住-娱-学”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型科创园区虽然维壹科技城开发时间较早,但其自始至终坚持新一代产业园区发展理念,“兼收并蓄、容纳东西”,打造了集工作、学习、生活、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立体式现代化产业园区,其极具前瞻性的规划设计理念和高效的政企协作模式有效推动了园区各类型创新要素的汇集、产业的集聚,成为国际新一代产业园区建设中的典范。(二)坚持开放包容,全方位增强公司平台属性和功能深入分析维壹科技城的发展经验可以看出,裕廊集团在科技城的开发运营各阶段扮演政府和市场之间桥梁的角色,全力支撑将维壹科技城打造成为一个国际化、商业化、兼具内生性和开放创新的科技平台:在园区开发阶段,一方面裕廊集团在专业规划设计机构(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规划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各地块规划控制指标,然后进行市场化招标选取专业机构进行开发;另一方面,在科学城整体开发中裕廊集团仅开发20%,剩余部分均交由市场,集团自身扮演监督管理的平台角色,在推动园区开发的过程中更多扮演吸引社会机构参与的角色,在确保园区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不变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提高了园区的开发效率。在园区运营阶段,裕廊集团作为园区运营管理主体,一方面在雄厚的租售收入支持下给园区企业和机构提供诸如科研设施、平台及会议室等配套设施,为全球科研机构、企业等建立了一个跨学科、跨领域、跨国界的创新平台,整合推动多方资源开放共享、密切合作,加速科技成果的产出和转化;另一方面在园区内引入知名私营社会机构的同时,也积极引入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生物医学研究理事会等公立机构,建立了“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平台,配合体系化的政府科技管理部门和各类型公司、科研机构,促使科研成果在不出维壹科技城的情况下就可以高效转化,加速了科技成果商业化进程。(三)注重强化教育培训功能,助力创业企业家素质提升和交流合作为吸引更多研究、实践和教学机构汇聚新加坡、助力园区创业企业家能力提升和交流合作,纬壹科技城内建设了尼泊尔山(又称“领导力培训区”),引进和集聚了众多商学院、企业大学和专业服务公司,推动企业家领导力提升与人才培养。该学院对于加强园区内研究、管理和培训机构之间的联系,鼓励企业与学术机构携手合作,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起到了重要作用。[1] 数据来源于裕廊集团官网https://www.jtc.gov.sg/industrial-land-and-space/Pages/one-north.aspx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Powered by 联华证券-实盘配资炒股|实盘配资公司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